為進一步激發經開區創新發展活力、釋放發展動能,理順體制機制,厘清職責權限,寧國市印發了《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部分職能職責調整方案》,并開展相關事務移交工作。通過部分職能職責的調整優化,推動經開區“輕裝上陣”提升效率、“回歸主業”加快發展。
一是突出經濟發展主責主業。根據上級要求,結合《中共寧國市經濟技術開發區(安徽寧國港口生態產業園)工作委員會、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(安徽寧國港口生態產業園)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、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》,進一步明確經開區功能定位,重點履行規劃范圍內組織領導、發展規劃、基礎設施建設、項目建設、企業管理、協調服務等職能,強化經濟發展主責主業,厘清社會事務管理范圍和權限,優化體制機制,實現減負增效。
二是分類分步剝離社會事務。區分經開區與屬地街道和屬地鄉鎮的不同融合程度,已建成區和未建成區的不同現實狀態,已規劃和待規劃的不同發展階段,分階段逐步剝離經開區承擔的部分社會事務管理職能職責,相關工作要求不列入市對經開區的考核內容。調整經開區與市直有關部門、屬地街道(鄉鎮)行政管理和社會事務管理范圍及權限,涉及到安全生產、市政管護、城市管理、文明創建、疫情防控、信訪維穩等方面,厘清職責邊界,防止推諉扯皮,讓經開區能凝心聚力服務工業企業和項目建設。
三是職責職權統一對等。聚焦經開區管理實際和市場主體需求,按照“應放盡放、權責一致”的原則依法賦予經開區經濟管理行政權限。市直有關部門和屬地街道(鄉鎮)承接社會事務管理,按照“費隨事轉”原則明確經費保障,對移交事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,并統籌做好人員編制調整工作。在此基礎上,寧國經開區按照“管委會+公司”“小管委+大公司”管理體制要求,積極推廣政府推動、企業運營、市場運作、多元投入的開發模式,將建設、招商、運營、管理和園區服務委托給市場主體的市場化運作方式。
四是承接有序平穩過渡。經開區和市直有關部門、屬地街道(鄉鎮)不斷增強大局意識、靠前意識和協作意識,由移交(委托)單位和接收(被委托)單位會商制定詳細實施方案,擬定工作交接清單,分類別、分區域進行先行先試,充分溝通、積極對接,研究制定具體舉措,有效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,做到職能職責調整交得好、接得住,確保整個承接過程平穩有序。(寧國市委編辦 劉韓記)